Feeds:
文章
留言

Archive for 2009 年 09 月

工作日誌【小溫室模型】

  最近終於把小溫室推出去參展了,一點一滴的累積,比我一開始想像中的模樣還好看,因為有強大組員的陣容,才能完成此作品。

農業小組參與者:嗣諠(Leader)、奕坊、明輝、銘祥、弘恩 and me。
功能:ARM base核心,可遠端監控、Web base、Database...

 

一開始只是想單純的監控,並沒有想過要做出跟實際溫室一樣的模型...
但,我跟主管說:我們要做一個東西,要「模擬」溫室控制。(「模擬」這兩個字,就挖了一個洞...)

「模擬」指的是要按實際比例縮小,考量各種因子,盡可模擬實際情況...Orz。
以後,要用「模擬」兩字可要小心點。
 
於是,就到實際溫室參觀了兩次,丈量了實際尺寸。
 
<實際蘭花溫室內部>
 
因為我不會畫3D繪圖,所以先用PowerPoint畫草圖,再送至外包商製圖,外殼及機構部份就交由廠商。
 
<草圖>
 
 
要真正模擬實際溫室還真不簡單,找材料就很麻煩了,最後向做溫室工程的廠商買材料,他們把做溫室工程的材料,剩餘的網子、水牆賣給我們。再去水族館買沉水馬達、水管。蘭花商要蘭花小苗,花市買人工草皮,以及跑了無數次的電子材料行...
 
<小溫室模型>
 
 
 
奕坊弄的GUI還滿讚的.
 
另外,還有一些網頁控制,沒show出來...
接下,就要玩真正的溫室系統,準備把這套系統移植到實際溫室,現場都是AC 220V的電力,好恐怖~~怕怕。
 
<220V控制盤,一堆電驛,一堆線=.=>

突然,覺得還是寫程式比較好...>_<...我不要當水電工。
在這裡,覺得還是搞軟體+硬體比較好玩,至少有個東西可以看,才不會很虛(空虛)的感覺。
9/26,27準備上台北啦!9/27來台北世貿找我,不過沒有贈品可以拿...嘿~

 

Read Full Post »

〔貪生怕死〕之道

  之前布袋戲上演一段王子復國計的劇情,王子欲請一位前朝的軍師幫忙復國,那位軍師說:只要他能體悟〔貪生怕死〕之道,他就幫助他復國。
 
幾天後,王子氣沖沖地的跑來,指著他...貪生怕死的人是你吧!不想幫助復國就算了。
 
軍師就回答他:所謂〔貪生怕死〕之道,是〔貪萬民之生,怕一人之死〕,體悟這道理方能成一國明君。
 
=======================
原來啊!如果有人說他自己〔貪生怕死〕,大家可別嘲笑他,他或許是個明君。
 

Read Full Post »

六尺巷

  桐城有一條名為六尺巷,據說在清朝時,有位張廷玉當年在家鄉蓋相府時,鄰居與他家爭三尺地,官司打到縣衙裡,張家總管便立刻把這件事寫信到京裡報告相爺,希望寫封信給縣令關照一下。張廷玉看後,在原信上批了一首詩寄回來,這首詩說;
 
千里求書為道牆,讓他三尺又何妨;
 
長城萬里今猶在,誰見當年秦始皇。
 
  張家的總管於是立即吩咐讓了三尺地出來,那個鄰居看到張家居然退讓了三尺,他也讓了三尺出來,於是留下了六尺空地,成為人人都能通行的一條巷道。

從這個故事,我們就可瞭解孔子之所以講到一個世家公子的生活,能夠修養到「知足常樂」,只求溫飽,實在是很難的。

 

以上摘自 《南懷瑾談歷史與人生》一書.
  有時我在想,人為何而爭?爭什麼?得到什麼?有人為了一口飯而爭,有人為了車位而爭,有人為一張座位而爭,有人只為爭一口氣...

  為何而爭?就要看一個人的遠見與胸襟,遠見不同,胸襟不同,所爭的事情也有所不同,為權而爭、為名而爭、為利而爭、為天下而爭、為理想而爭...

 

  〔爭〕關係到得與失的權衡,人在這裡社會應有所有爭,有所不爭,用〔爭〕的方式所得到,不見得是永遠得到,有時會失去更多。退讓不見得是失去,反而得到所不能得到的。
 
有些事沒必要去爭,更無需去爭,〔曲則全〕,拐個彎皆大歡喜,快樂地過一天。
 
我倒希望大家能爭一個健康又快樂的人生。
 

Read Full Post »

圖書【創意工廠MIT】

The Idea Factory:Learning to Think at MIT
 
創意工廠MIT:學習如何思考,在麻省理工
 
【心得】

  第一眼看到封面內有一段話「學習如何思考,在麻省理工」,這讓我聯想到 大前研一所著〔思考的技術〕一書,大前研一是1967年進入MIT,1970年從MIT核

子工程博士畢業的,麻省理工學院的訓練非常注重〔嚴謹思考,手腦並用〕,這本書的作者 派帕,懷特(Pepper White),1981年進入MIT,1984年取得機械工程碩士學位,本書的內容不像〔思考的技術〕一書專門討論如何思考,大多是他個人求學的經過,對於思考的路徑大多以故事性帶過,可能要機械或理工背景的人來讀,較能有所體會。讀完這本書後,我會建議讀者,再去看 大前研一的〔思考的技術〕,或許能對思考上有所領悟。

 
  所以,我在想,即使沒能力進MIT讀書,但也要多多少少了解國外知名大學,如何練習一位學生,也希望能透過此書,檢視自己以前所受的教育,此書也讓我慢慢回想以前讀研究所,那種水深火熱的日子...
《準備好了再找教授談》
 
  作者有一次跑去問一位教授一些問題,於是那位教授採用辨證教學法,反問作者一些問題,慢慢引導...

最後,那位教授很不悅地說:「很明顯你還沒有準備好參加這樣的討論,我是個大忙人,而如果你還沒有準備好,沒有把你的問題整理好,請不要再踏進來這裡

。」

  此時,作者淚水和鼻涕從體內往上直湧...
  而且,作者在找指導教授,進實驗室,等同在尋找〔金主〕,你要準備好跟金主報告,你有那些能力?想做什麼研究?如何做?

 

  作者那時對節省能源、汽電共生、熱能回收、太陽能等很感興趣,並同時找了許多教授發表他的看法,也被打槍很多次,最後還是有找到金主。
 
  作者也在畢業及工作幾年後,往自己的興趣及專長領域在麻州開設一家能源顧問公司。
 
(題外話:像我們現在公司也有另一團隊也在做節能的,其實單純從軟體上做節能,能達到的很有限,有時要更深入時,就會有瓶頸了,再深入點,就像這本書作者所寫的,已經探討到機械能如何有效率轉動能?並且這些機械都是些熱力學、力學及流體力學的原理在裡面。)
 
這令我想起,有一次我報完Microarray的seminar,之後有其它地方不懂,跑去問指導教授,被炮轟:「你不是剛報完seminar嗎?你已經是這領域的專家,還跑來問我。」;而我的論文題目,是我自己找的。
 
《實驗室規則》
 
  進實驗室後老闆跟他說:「關於實驗室的規則,第一條就是『這是你的工作,不是我的工作』,第二條是『我不接受任何藉口』,第三條則是『實驗室時間從早上七點半下什五點半,午餐時間半小時』,你應該可以在白天內完成所有實驗室的工作。」
 
  作者形容他的老闆像個會「盡量壓榨我,之後才肯在論文上簽名的人」。這就是MIT厲害的地方,是「逼出一個人的極限」,不斷地挖空你所有的心思,搾乾你所有的體力,讓你拚了命去完成每一個高難度的研究計畫。
 
  若你沒休學或自殺的話,最後你會發現做出遠遠超出自己所能想像的無窮潛力與極限...而MIT就是如此這般,打造出「培育一流科學與工程人才學府」。
 
這令我再次想起,我的指導教的口頭襌:「你不是我的技術員」(但卻有一堆做不完的事)、「碩士當博士用,博士當博士後研究用」
 
讀研究所,是要把它看做自己的研究
 
《MIT的座右銘》
 
  MIT的座右銘是「Mens et Manus」,即「動腦也動手」,手腦並用。作者形容這是哲學家與工匠的組合。
  作者在第八章形容自己像個〔工頭〕,第八章〔工頭們〕引用〈出埃及記〉-『當天,法老吩咐督工的和官長說:你們不可照常把草給百姓作磚...你們要把更重的工夫加在這些人身,上叫他們勞碌,不聽虛謊的言語。』
 
  實作真的很重要,雖然,有時你會覺得自己像個工頭,但從做中去學習,從做中得到靈感,這就是創意的來源。在這工作,我發現有些人很會思考,但缺乏實作經驗,寫出來的計畫書,有些不切實際。有些人說得很多,卻做的很少。或許,這是台灣教育的問題,許多高學歷的人只喜歡動口,卻不喜歡動手,都認為那是黑手在做的事,我想他們都忘記,自己曾經如何產生出論文的。
 
《邏輯思考》
 
  書中談到許多針對問題,做了許多邏輯推導與計算,例如:茶水與茶葉、水流與石頭,更誇張是有則故事,一位學生將車子排氣管接了條管子進車廂內,自殺了。於是,他們反射性思考,就開始計算車子空轉速、排氣量,計算出一氧化碳排放比,假設此人肺活量速率多少...需要多少時間...

  作者最後有提到:「我竭力不要變得太自我中心」。
          「我很努力地嘗試,思考時要像個人」。

 

  另外,作者在做快速壓縮機的實驗,當空氣被壓縮時...想像氣體分子被壓縮時,氣體在裡面的情況...
 
這令我又再次想起,我在讀研究所時,楊永正老師教導我們,學習分子生物時,要想像到分子層次,甚至是原子層次,當一蛋白質體要與酵素結合,它是怎麼去結合?所需多少能量?所要做多少功?所以就可牽涉到分子動力學。以及DNA配對,二個氫鍵AT和三個氫鍵GC的連結力,當加熱時,雙股分解,及回溫時的親合力,都涉及熱力學原理,所需多少熵?才能推估加熱溫度。也因這些思考,原本我論文方向,想探討Microarray的Probe與cRNA結合的問題...後來,因故作罷...
 
《最後》
 
  風隨著意思吹,你聽見風的響聲,卻不曉得從那裡來,往那裡去...--<約翰福音>
 
  最後,有點感傷,作者要拚博士班,卻沒過,對他心靈有個陰影(作者一開始功課不太好)。
  「每一場戰役都打得那麼辛苦,我所有的力氣...都是...白忙一場」
 
  1984年作者畢業後,到一家公司上班,作者好像少了MIT的光環,跟技術員一同重基層做起...
 
  1987年冬天,因為在MIT發現自己很笨而造成創傷,使我覺得有必要重新好好建立自信;於是我跑去上夜校...
 
  1999年,離開MIT已經十五年了。壓縮空氣的「嘶嘶」聲只是腦袋裡一些褪了色的記憶。...一點點、一點點地,心靈的疤痕開始痊癒。偶爾,會夢到他們讓我再考一次博士資格考。
 
  作者最後引用以下一段詩作為結尾:
 
  讓知識增加更增加。
   然內心注入更多崇敬。
  讓思想和靈魂,和諧一致。
   創造樂音一如從前
   但更浩瀚偉大。
當讀完研究所的你,幾年後回想起,你會和作者一樣的感觸嗎?※
 
而我畢業後,一切又重新學習,學電子、光學、單晶片...等,晚上或假日也跑去聽專為在職人士所開的課,至今也還在學習,我從不覺得我很聰明。
 
若說,我在研究所有沒有遺憾,答案是:〔有〕,惟一的遺憾,是我不會做生技實驗,有時曾想過,回實驗室當助理,學做實驗,但...我討厭壓力。
   
 

Read Full Pos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