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eds:
文章
留言

Archive for 2013 年 05 月

【圖書心得】忘了。走一段無悔的失智照護旅程

 忘了:走一段無悔的失智照護旅程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569097

 

【心得】

  最近實在超忙的,難得國際私法的課程已告一段落,現在可感覺到休閒時間的可貴,可讓自己的大腦清靜一下,片刻的深呼吸,清晨的陽光從窗外灑落,好久沒動手寫寫心得了。

  某日去逛好市多的時候,瞥見禇士瑩最新出版書,有點驚訝的是,他居然寫失智照護相關的書,之前會看他著作的書藉大多是旅遊的,在我刻板印象中,一位旅人怎麼會去寫醫療照護的書籍?在他順遂的人生背後,一定有著不為人知的祕密。

  有時面對一個家庭有需要長期照護的親人時,所要面臨種種心靈上的煎熬及各種壓力的來源,真不足以為外人道,雖然不足為外人道,但也並非要將外人拒至千里之外,有時可尋找適當管道舒解,可得到更多處理的方法,也可讓心靈得到一席喘息空間。

  也或許我們尚未面臨如此窘境,許多刻骨銘心的傷痛未曾經歷,但我們也不能視若無物,或許有時命運的捉弄,會無意中發生在你我的身上時,應如何應變?藉由這本書讓我們更能了解如何面對失智者,及對長期照顧者如何因應的建議。也藉由這本書讓我們心更柔軟些,去體會、關懷那些長期照護的議題,以及那些遠渡重洋、離鄉背景來台從事看護工作的外籍勞工們。

 

  作者以感性的文筆,刻劃出他照顧失智外婆的心路歷程,及以時空交錯的手法,提到母親可能有失智的情況。書中也有訪談許多位失智者相關照護的案例,以及國家政府機關或社福團體能夠給予的相關資源,對需要長期照護者無非是汪洋中的救生圏。

 

【內容摘要】

  • 對親人失智的悲傷,不是來自他當下的遺忘,而是自我緊抓著歷歷在目的過往不肯放。盡了全力,然後釋懷、繼續好好過活,才是生命教給我們最重要的一課。

  • 沒有機構是十全十美的,再怎麼好的機構,工作人員也無法時時刻刻只關注我們的家人,這點和居家照顧有所區別,入住機構前,家屬要先有清楚的認知。

  • 失智病人照顧要點之一是維持固定的、熟悉的生活環境;因此除非問題無從改善,否則不要任意變換病人的生活環境。

  • 在台灣,和四十萬外籍看護同樣無聲無息的,還有六十萬居家照顧者。根據統計,家庭照顧者有20%罹患憂鬱傾向,87%罹患慢性精神衰弱,死亡率比非照顧者高出60%,但得到正式資源協助者僅6%。

  • 平均每位照顧者要承受身心煎熬長達6.54年,高達二成五的人甚至超過十年以上。

  • 「不談過去,只把握現在」;而「現在」確實是失智症病人和親愛的家人,唯一能夠並同擁有的時光。

  • 熊貓媽媽深深感受到生命的脆弱、體會到人生璀璨華麗的部分實在太短暫了。一旦得了失智症後,每個人都變成一樣,從大人退化成幼兒,繼續退化成嬰兒,最後回到胎兒的狀態,直到生命結束。

  •  如果重新來一遍,還是會選擇親自照顧父親,但是我不要再堅持單打獨鬥、悲情地戰到最後一兵一卒了,有那麼多親人的資源、醫療的資源、社會福利的資源,為什麼當初竟會覺得不向命運求饒、不向外界求助,是唯一能夠證明對父親的愛的方法?起碼,我會找個外籍看護來幫忙。

  • 照顧父母的這些年,她體會到「生活品質比生命長度更重要」的道理,不是每個家庭都能有未婚女兒可以陪伴父母渡過人生最後一程,也不是每個家庭都能在經濟無虞的情況下,給予父母最需要的照顧,為了提供這種有尊嚴的、有品質的照顧,自己一個人的力量肯定是不夠的。

  • 「認識別人容易,認識自己難。我們得先修正自己的偏見,才能看到完整的世界。」

  •  菲籍看護工 Blessie 曾寫過一首詩,題為〈台灣,一個讓我築夢的國度〉

當一位異鄉人站在您的土地上

彷彿入侵者必須要接受充滿敵意的批判

我不曾有犯罪的思想

然而異鄉人似乎帶著原罪

我像是一個被鐵柱圍關的囚犯

Read Full Pos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