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eds:
文章
留言

Archive for the ‘文章寫作’ Category

蜜蜂船長與海

  在1950年代時期,西班牙有位偉大的船長名叫蜜蜂,帶領著高學問的族人們,駕駛著一艘燃煤蒸氣動力船,向汪洋大海航行前進,準備前往傳說中的科技島 ,島上的科技先進技術,可將使用燃煤蒸氣動力船,改裝成核子動力船,使他在未來航行在這片無情的海洋上,能更所向披糜。除此之外,島上的美酒佳餚、奇 珍異寶,更是琳琅滿目,令船員們趨之若鶩。

  蜜蜂船長自恃甚高,他認為憑著自己的經驗,應可帶領著船員抵達傳說中的科技島。蜜蜂船長最是看不起那些在船艙添煤的工人,總認為他們的工作是船上 最不重要的,一直想說:等我抵達到科技島,將船艦改成核子動力,我就不需要那些該死又骯髒的工人。那些添煤的工作永遠是蜜蜂船長眼中最不重要的一環. ..

  隨著時間流逝,蜜蜂船長依然跟大海在搏鬥,偶爾會有海鷗飛來,似有若無地,彷彿在嘲笑蜜蜂船長的航行目標。每當暴風雨來臨時,蜜蜂船長手持那斑駁 的利劍,似乎在宣示著寶刀未老。

舵手:「報告船長,暴風雨即將來臨,我們應該如何應變?」

船長:「船艦向左45度,錯了,錯了,是向右60度。」

船長:「舵手你是笨蛋嗎?我剛剛不是叫你下錨嗎?等候暴風雨的來臨。」

舵手:「報告船長,你說的是,是我聽錯了,我即刻修正。」

船長:「舵手丫,你來說說看?那些添煤的工人,怎麼能知道我們偉大航行的目標呢?永遠被我們壓在船艙底下,做那些不重的事。」

舵手:「哈~船長大人,你說的是,他們不過是一群廢物。」

船長、舵手:「哈~~哈~~」

每當暴風雨過後,船長都很自豪地告訴船員們,他又戰勝了暴風雨,沒有我蜜蜂船長你們永遠都到不了科技島。

但轉眼四年過去了,船還是依然沒有到達科技島,還是一樣在汪洋中茫然行駛...

其中一位添煤工人甲就說:「其實,我們一直都在原地打轉啊!我只看見船身,一下向左,一下向右。」

另一位添煤工人乙接著說:「船長一直吹噓著,他帶領族人戰勝無數次的暴風雨,其實是暴風雨很不屑地遠離我們。」

添煤工人丙無奈地接著說:「唉~若不是我們一直都在這添煤,恐怕這艘船早已失去行駛的動力了。」

添煤工人丁嘆氣著說:「我們在添煤中,早已發現煤原子動力理論。」

黎明升起時...

船長依舊,威風臨臨吶喊著:「船艦向左...錯了..錯了,是向右。」

舵手依舊不同調地說:「船長說:全速前進」。

添煤工人依舊添著煤,船艦依舊在原地徘徊...

Read Full Post »

文章【遠離科技制約】

  所有的科技廠商,都在思考如何改變〔人類的行為模式〕,惟有改變人類的行為模式,才會有所謂的商機及利潤。今天聽演講,speaker有提到電子書,Amazon的行銷手法,無非是要改變人類的閱讀習慣,大家試目以待吧!未來會變什麼樣子?
 
  其實,要改變人類固有的行為模式,是要花一段很長的時間。大家試著去回想,家裡何時才有第四台頻道?第一台紅白任天堂遊戲機?你何時購買B.B.call?你的第一支手機功能有什麼?何時第一次上網?...等。
 
  而現在生活呢?科技改變了人類的生活習慣,如果一天沒帶手機,一天沒上網,一天沒看電視,一天沒打電玩...等,少了這些會令你生活感到不安,那就代表你被科技所制約了。
 
  如果,到了吸毒的地步,那就叫做〔科技上癮〕。當沒吸毒時,你內心會很空虛,漫無目的,像個無體的靈魂。當正在吸毒時,心情會得到平靜,但無法停止下來,一直看電視,一直上網,一直打電玩...心永遠找不到出口。
 
  科技沒有所謂的對或錯,適當的運用科技,可以達到便利、充實、解壓...等效果。在這十倍速的高科技時代,人類或許更應該去檢視〔自己的行為模式〕以及思考科技是否提升自我心靈?在享受高科技生活下,也要有健全的身心,高層次的思維。
 
 

Read Full Post »

【企業中的劉關張】
 
  東漢末年,漢獻帝這家大公司將面臨瓦解,於是群雄割據。劉備、關羽、張飛這三人,以劉備為核心的技術團隊,開始展開一連串的依附。這依附可有學問了,一開始沒有資金,沒有人脈,怎麼去闖天下?一開始藉由鄒靖的引薦,依附在劉焉這企業之下,以討伐黃巾賊。在這初期三人的技術團隊,歷經黃巾之亂,總算在商業界小露頭腳,在這爭戰中也認識不少企業界的大老及將領。
 
  我比較感興趣的是,原本這三人的技術團隊如何成為鼎足一方的公司?若說魏延有反骨,倒不如說真正有反骨的人是劉備,劉備這人擅於運用依附哲學,四處依附,來累積經驗,收買客戶,增強自我團隊的陣容。當然啦,劉備還是自有其一套領導哲學,才能讓一些人才不求薪水高低,甘願為其效命。自從董卓這家企業滅亡後,曹操這公司就越搞越大,劉備這時依附在陶謙的小企業下,陶謙就給他一個部門(小沛城)
讓他去管理。
 
  不久後,陶謙這徐州公司被呂布所併吞,這時劉備已在這徐州結識一些有志一同打拚的同事,糜竺、簡雍、陳登(註:陳登當時還在呂布企業中當商業間諜,最後搞垮呂布的公司)等,終於有人可以幫劉備做做文書,報報帳了,這個團隊已經出現第一批的管理部,不再純粹只是個研發部。劉備就帶領著這支團隊投靠當時的企業梟雄-曹操,團隊突然間多了許多人要養,劉備又不想解散團隊,又沒資金、土地,只好去投
靠大公司,讓大公司來養這些人。曹操也不是省油的燈,一眼就看出劉備並非真心投誠的(見:煮酒論英雄)。
 
  在劉備投曹操這期間,劉備卻無法挖角到曹操的人才,可見曹操的統御術不在劉備之下。不久後,劉備與大老闆曹操意見不合,劉備這次又跑去投靠曹操的死對頭-袁紹。因袁紹的經營理念與劉備不同,劉備於是想辦法要離開這家公司,當時曹操與袁紹正面臨產品線的對打,算是割喉戰,跳樓大拍賣,劉備於是假借要向劉表公司請求支援,間接跳槽到劉表這家中小企業。在這過程中,劉備尋回失散已久的團隊,這次團隊失散又再次組合,使團隊增加了許多新血,趙雲、周倉、關平等人才,可見人才推薦人才,用人去牽引著人的魅力是很強的,有許多直銷公司何嘗不是如此!
 
  劉表這公司,見到劉備的技術團隊到來,不亦樂乎,於是給了劉備一間辦公室(新野城),可能佔一層樓的辦公室吧!有沒有發現劉備自始自終,都是自己在領導這支團隊,也不願讓老闆跟工程師有任何接觸的機會。當然啦,這支團隊也對劉備滿效忠,縱然當時大老闆曹操,想盡辦法利誘及色誘關羽,關羽也不輕易地被挖角,反倒是劉備四處在挖角他所依附公司的人材,無法立即挖角的,就想辦法攀交情,這實在太強了。
 
  劉備這支團隊,在依附過程中,經歷許多專案的考驗,利用公司的資源來培養自己班底的能力,這支團隊人才是不多,但是潛力可偎,宛如一家小型企業,只是缺少資金及土地,劉備可說是一隻吸血蟲,走到那,吸到那。
 
  雖然劉備是隻吸血蟲,但是無法成氣候,終究還是要寄人籬下,聽命行事。雖然團隊人才,個個身經百戰,就好像一家公司,做了好幾種產品,卻沒有主要策略,且戰且走的經營方式,終究還是髀肉之嘆。直到徐庶點破劉備經營的模式,即使有一個好的研發團隊,但沒有一位好的決策人才,終究無法統合或領導這些將才...三顧草蘆請出諸葛孔明,而孔明推出了〔隆中對〕的大戰略,教劉備如何取得資金及土地,如何主攻產品,如何廣納賢士,使其終能雄霸一方。
 
  想想...在這職場中,或許你想成立公司,那麼你就先得了解劉備的依附哲學、用人哲學。或者在職場中,你會遇到類似劉備這支團隊,跟或不跟?換個角度想,工作不只是單純的為公司工作,也是在為自己培養能力及建立人脈。也有人提出,固定每五年換一家公司工作,可為自己增加人脈及見識到不同的領域,更能衝擊自我的思考模式,但如果你想安穩退休的人,是不太適合這理論的。
 

Read Full Post »

【前言】
  今天跟朋友談論有關戀情的議題,內容也講很多,男女交往條件沒有對或錯,重點要找一位〔愛情觀〕相似的人一起相處。當然他也有問到有
關遠距離戀情的議題,是否會排斥?其實,我失戀後,還滿排斥談遠距離戀情的,但是...根據我花一年時間,去重修愛情學分,發現重點在於雙方的心態及愛情觀。
 
【近距離戀情】
  相信很多人比較喜愛談近距離戀情,不可否認我也是,近距離戀情談起來比較容易,隨Call隨到,幾乎天天都會見面,比較不會有那種因
距離的相思之情,也比較不能體會牽腸掛肚那樣的情愁,例如:你現在在做什麼?是否看見月亮會想起遠方的我?...之類的心情。

  近距離談久了,就會像24小時便利商店,很方便是沒錯,但也習慣了便利性,很多事會習以為常,吃一頓飯下來,可能沒到聊幾句話。
  
  假若同居在一起,那雙方修養真的要很好,很多事都會攤在陽光下,陽光下就沒啥新鮮事,不像之前一樣,要見個面,都要打扮一下,將

自己最好的一面呈現在那一瞬間。會有些情人就會開始報怨對方不像之前一樣,感動也不在啦!最遭的是,你發現你的白馬王子或白雪公主居然也會放屁~或者打呼~而且聲音比殺豬還恐怖,一些缺點慢慢浮現,而你會開始猶豫,這是要相處下半輩子的人嗎?

 
  慢慢地,你會發現,愛情原來也是會累的,就像人會累一樣,不可能每天都有朝氣,呈現在你面前的臉不可能永遠笑嘻嘻,有時會變成苦瓜臉,這時就要試著學會溝通與諒解。有些任性的情人,就會開始玩起,愛情極限大挑戰的遊戲,挑戰的不是你,而是愛情,可能半夜要你送宵夜,或者在大馬路上,突然要你大聲喊我愛你,只為證明你熱情還在。其實有滿多的愛情,都在玩極限大挑戰中,把愛情給玩完了。
 
  近距離戀情一開始很容易,相處久了就需要修養,而且要學著在平淡中製造浪漫。而依賴性比較強的情人,一開始比較適合談近距離戀情,近距離戀情也比較能快速了解對方,也較好掌握對方,但也容易養成一種生活上的習慣,若是好習慣,那是很好的相處模式。
【遠距離戀情】
  很多人只要一聽到遠距離戀情,都會有個先入為主的觀念,那早晚會分手,之前我也是這樣認為,但我發現不見得,這跟雙方共識及情人
特質有關,談遠距離戀情的情人,都要有個共識,這不過是短暫分離,以後在一起生活的機會可能有三、四十年之久。除了這共識還不夠,彼此還有一個重要的特質,那就是能獨立生活,能有自己的生活哲學,而不完全是想依賴對方,反而是把對方當成心靈上的伴侶。心靈上的伴侶是多麼難得,即使天天在一起的情人,不見得是心靈上的伴侶。
 
  談遠距離戀情,就得忍受〔親愛的你怎麼不在我身邊〕的那種感覺,當寂寞來襲怎麼辦?想要有肩膀依靠怎麼辦?許多孤獨的滋味卻要自己去嚐,有時會看著別人摟摟抱抱,而你呢?最氣的,莫過於,過年過節,重大節日卻不能在你身旁。
 
  所以遠距離戀情維持實為不易,若能維持下來並走過這階段,卻會比近距離戀情來得可貴,也較能體會追求的愛是什麼。遠距離的戀情,有時也會較近距離戀情容易感動,試想若對方生病時,你拋下工作從遠地坐飛機去探望,那會比近距離感動千萬倍。或者從廣州飛到上海去跨年(不小心透露好友的偉大事蹟,噓..低調)。
 
  說到廣州到上海,有些人連異國戀情都在談了,看一看台灣,算是個小島吧!
 
【結論】
  無論遠近,人生多少都會經歷過從近而遠,或者從遠而近,感受愛情離合的滋味,若你沒品嚐過兩種滋味,那你就太可惜了。藉由此篇淺見你
也可檢視自己是否適合談近距離或遠距離戀情,或者兩種都可以。面對愛情的百態,惟有不斷地調整自己的心態和不斷溝通及相互諒解,擁有共同的愛情觀,才能長長久久。
 

Read Full Post »

文章寫作〔淺談網誌〕

【前言_半本日記】

  最近Blog(部落格)的盛行,幾乎人人有專屬於自己的部落格,甚至於有些人會有多個分部,對於部落格我提出我對它的看法。部落格,
其實可以算是個人的〔半本日記〕,所以我重新思考,這半本日記應如何寫?如何跟讀者傳達閱讀他人部落格的心態。
 
  部落格對我而言,已成為我記錄生活點滴的工具之一,也可以透過部落格跟朋友分享生命中的酸甜苦辣以及對人事物的觀感,這也成為與自己心靈交談的方式,至少我願意敞開一半的心房與大家分享,對我而言,人生並沒有太多的祕密,我也只不過是歷史洪流中的塵埃罷了,心裡的祕密只不過是上了時間的鎖,只是時機未到就無法公開而已,或許幾年後,你會對十年前你所認為的祕密侃侃而談,眼角流露許久未曾向人訴說的感動。
 
【如何寫】
 
  這半本日記,再怎麼寫,都只是半本,內容就會有所斷章或者隱瞞。斷章者,是要斷自己偏激的情緒,寫作時要透過內省的功夫來下筆,如何疏導自己的情感,對於指名道姓人身攻擊的言論就不應該寫,雖然人是有七情六欲的,人前人後都有可能說人或被說,但~不要因部落格的文章把現實人際關係給搞遭了,原本一顆坦誠的心,卻惹來一身腥。如果,這日誌你認為不宜給太多人看見,有些部落格有提供鎖碼,只限你認為的好友,有密碼才可以看,但是目前msn網誌是沒提供這功能。
 
  隱瞞著,當然是尊重他人隱私,日記本當記錄生活周遭所發生的一切人事物,難免會寫入身邊朋友的一些偉大事蹟,若這些偉大事蹟若有涉及極機密的隱私,都不應該將朋友指名道姓的寫出,身為好友就應了解保密,朋友若對網誌內容,覺得暴露到太多個人隱私,也應向作者反應,作者應虛心受教,並做改善。
 
  對於工作相關機密也應小心,不要洩露了公司機密,所以,有些機密產品,我都會以儀器作統稱,有些公司,就以某某公司作代稱,對於公司日誌,我通常不多寫,發表太多意見,有時被公司的大嘴巴,以訛傳訛,我就會黑掉了。
 
  另外,也要尊重自己的隱私,所以我才說,網誌只不過是半本日記,寫作時,也應考慮到閱讀者,不然可能會被認為是暴露狂。例如:之前新聞,有提到有些網友會將自己裸照放在網誌上,雖然這網誌是屬於你個人的小天地,不過...作者還是要盡維護社會善良風俗的責任。
 
  對於寫作時,應明確地將文章分類,使讀者容易解讀,也可避免讀者穿鑿附會,例如:把你的文章或詩詞創作,當作是生活日誌來讀,那就會引發讀者過多的聯想,所以明確的分類是很重要的,〔生活日誌〕就比較接近真實生活,〔心情小語〕有時只是一時感受...
 
【如何讀】
 
  當我們在看他人的網誌時,就好像在看他人的日記本,那是一種對方對你的的信賴,你可以想像,當你朋友拿他的日記給你看時,你會有何種心態?我們在看他人日誌時,都應有〔尊重〕與〔感謝〕的心態,要尊重他人所寫的內容,站在作者角度去體會(或許你會認為與上篇如何寫,有些矛盾,但..這讀寫的拿捏,由人去體會),在閱讀時,應注意文章的分類,相信很少人會去注意到作者文章分類,msn網誌會秀在文章結尾的右下,例如:有些詩詞創作,並不完全代表作者心態,有時情感會有一點,但在創作過程是件很神奇的事,講求靈感的,有時文字的組合也會令自己感到意外。
 
  所以若是遇到創作類的文章,應以欣賞角度去讀之,不宜作太多聯想,好好去感受文字帶給自己的共嗚。
 
  當我們在讀他人網誌應心存感謝,感謝朋友願意與你分享一些心靈上的話語,或許有些文章與你有相關,但..至少作者不是把你當成敵人看待,處處防備。反觀對他人防衛心強的人,是不會輕易對人透露內心真正的想法。
 
  最後,當然是多少留言一下,給點意見,這樣朋友才會樂於分享生活。

Read Full Post »